(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碧水蓝天入画来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2-07-26 10:05:19
本报记者 马超
7月的辽阳,天蓝水碧,绿意盎然,如诗如画。太子岛房车露营基地、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等地吸引了许多游客游览。一些市民感叹:“现在家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一些地方不逊色于大城市的景区,可以尽情畅享家门口的好风光!”
这样的幸福,来源于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的理念,坚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按照中央、省各项工作部署,以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能力建设为重要抓手,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积极破解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努力实现“天蓝水清山绿”的目标,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市坚持标本兼治,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生态监管格局,建立生态环保工作的长效机制。成立了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上下联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项目包装。出台《辽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辽阳市水生态保护“十四五”规划》等多项生态治理规划。通过方案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开展“9条河流10项污染治理工程”“河道封育”等一系列生态环保工程。启动双河生态示范区建设,采用PPP模式开展双河及周边地区矿山修复工作,创新太子河流域治理模式,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争取中央奖补资金7.3亿元,目前正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经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认定,我市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截至2021年末,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我市的33批187个群众信访案件,已办结183件,阶段办结4件,督察反馈的16项整改任务中,2021年按序时进度完成了4项整改任务(正在履行销号程序)和8项整改任务中的12条整改措施。
我市紧盯工作重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发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大气十条”,通过采取“控煤、治企、降尘、管车、禁烧”等综合措施,全力提升大气环境质量。2021年,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有记录以来历史最高水平,首次突破300天,达标率88%,同比改善7.1%,全省排名第4。PM2.5累计均值为36.7μg/?詄,同比改善10.3%。
突破难点,打好碧水保卫战。认真落实“水十条”工作任务,紧紧围绕河流水质达标目标推进工作落实。我市对太子河流域辽阳境内“一干五支”流域生态环境展开综合治理行动,重点对北沙河、运粮河、南沙河、柳壕河等9条重污染河流进行治理。按照“截污控源,内源治理,原位修复,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环境监管”原则,实施截污、控污、清污、减污、治污工程,通过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全面做好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作,提升水环境质量状况。2021年,全市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达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同比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2。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初步采样阶段工作。加油站地下储油罐防渗改造完成率100%。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加强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环境整治村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畜禽养殖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如今,绿色已成为辽阳发展“主色调”,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是辽阳人的共同感受。市民在朋友圈里晒的美景越来越多、获点赞也越来越多便是最好的佐证。
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活品质提升了。良好生态环境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福祉。一幅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成为市民的大美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