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助力辽阳高质量发展———访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刘哲

  本报记者王婧醒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为了更好地凝聚科技人才,市科技局党组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产业链、瞄准创新链、配置人才链,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智力支撑。”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刘哲表示。

  刘哲说,2018年以来,我市推荐申报省“带土移植”团队项目19项,引育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40人,其中国家科技人才计划2人、省“兴辽英才”17人、市双百人才21人。引进院士12人,国外高层次人才39人,有效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刘哲表示,市科技局坚持协同创新,合作聚才。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围绕芳烯烃精细化工、金属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先后与东北大学、国研中心、大连理工等13家高校院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解决技术难题20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163项。助推沈阳工业大学与俄罗斯高校举行云签约,推动校际之间人才、技术、项目的深度合作。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以来,我市20家企业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7项。

  刘哲说,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科技招商工作,努力营商引才。抓住营商环境建设关键,优化生态招人才。推动中央和省科技政策落地,实现科技领域服务事项信息化管理和网上办理。组织近60家企业参加省科技厅举办的“2021国家智能产业峰会”等10项大型科技招商和成果转化对接会,全面推介辽阳制造产业优势和人才需求。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全面发挥辽阳企业沈阳飞地研发中心人才引进“桥头堡”作用,引进企业急需人才86人,推动成果转化63项。

  刘哲表示,近年来,市科技局大力推动“带土移植”和平台育才,储备“带土移植”技术攻关团队50个。实施“盟榜带”工程,围绕10条创新链,组建10个产业联盟,引育人才122人。做强研发主体,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5家、“双创”载体17家,实现重点产业平台服务全覆盖。做强企业主体,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313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9家,雏鹰瞪羚企业46家。通过这些平台和企业,凝聚科技创新人才1145人,有效助力了全市科技创新。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