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一支队伍管市场”开启市场监管新时代

  本报记者马超

  “从机构整合到系统融合,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不仅实现多局合一、多职能合一,更实现多责任合一,形成了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的大监管,‘一支队伍管市场’开启了市场监管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纵深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在市场监管理念、思路、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市场监管效能大幅提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顺利完成监管体制改革,统一市场监管格局初步形成。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不断完善。整合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协同,实现了分段、分领域监管向统一、综合监管的转变。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成立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将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执法事项交由市县两级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承担,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营商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准入退出进一步畅通,全市市场主体规模跃升至13.6万户以上。持续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从“先照后证”到“照后减证”,实现了“三十二证合一”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以“减证”促“简政”。通过不断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不断推进注销便利化,大幅精简注销登记材料,实行简易注销登记。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不见面、网上办”,企业开办“一网通办”逐年提升。市场扶持平台作用发挥明显,积极助企纾困,“百亿送贷行动”、股权登记助企融资等工作深入开展。

  市场竞争环境趋向公平有序,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在市县两级全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初步确立,对民生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健全。全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政府质量工作满意度等逐年提高。积极引导企业参加政府质量奖评选、品牌价值评价等活动,突出质量标杆示范引领作用。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有序推进,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80件、有效商标1.6万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了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信用档案,形成了知识产权跨部门执法协作、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资源共用的合作联动机制。构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

  为筑牢市场安全底线,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食品安全建设年为抓手,狠抓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探索实施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全过程、全流程、全链条监管更加完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体制改革,风险隐患问题处置率和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查处率均达到100%。加强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明显。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创新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全面实施生产和流通领域互校验制度,探索盲样检测和抽检分离制度。持续畅通消费者维权诉求渠道,建设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和“守护消费”专项行动,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年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日常监督执法及食品药品、网络交易、价格等领域违法整治专项行动,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管,加大消费投诉处理力度,查处和受理了大量消费侵权、维权案件。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领域,2021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一些消费者的烦心事、闹心事得以解决,区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正逐步遏制。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进展,在支持市场主体上完善新举措,在竞争秩序治理上迈上新台阶,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取得新成效,在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上取得新突破,在担当落实上展现新形象,为建设宜居宜业新辽阳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