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窦双树村的“幸福密码”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2-09-07 09:41:37
本报记者徐立
从我市最繁华的商贸中心站点登车,经过几个站点,在村委会站下车,记者坐公交车15分钟就到了太子河区窦双树村。
在村干部的引领下,记者叩开了一扇黑色的院门。正在院内洗衣服的邹绍刚擦干手,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屋。“我是‘嫁’过来的外来女婿。”邹绍刚幽默地说,“梧桐树引来了大公鸡。”谈到村里的变化,在村里住了50多年的邹绍刚一连气说了村里的许多好处:“离市内近,到市中心也就5里地,28路公交车在村里通过,仅村里就设4个站点。村里相对宁静,空气新鲜,小院种花、种菜,邻里聊个家常,女儿让我去市里楼房住,我都不稀罕。”“村里通天然气了。不用烧煤炉子了,既卫生又省事,村里好些人家还添置了燃气壁挂炉,接上暖气片,冬天不冷。自来水24小时不断,用多少都免费。”
东西走向的凌云街穿过村庄,道路两侧,超市、美容美发、幼儿园、诊所、药房等一应俱全,满足村民需要的同时,也展示着热闹和繁华。在道边的窦双树村卫生室,记者遇到了刚遛弯回来的张亚娟老两口。今年70岁的张亚娟在村里行医48年了。她说:“现在乡村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我们卫生室每年都为全体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对65岁以上老人还进行老年病专项检查。妇幼保健也是建档立卡、上门服务不放松。”
村党委书记刘家义当了20多年的市人大代表,他给记者亮出了近年来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绩单”:投资20多万元,为全村免费安装有线电视网络;投资300万元,新铺了18公里的柏油路和2万多平方米的田间作业砂石路;投资100余万元,建设自来水净化厂,使村民饮用上放心水。
村民还揣着一笔“幸福账”:天眼工程覆盖全村各条街巷路口,全天24小时监控;煤改气工程让村民和市民一样使用上了清洁能源;村里添置了高标准的垃圾箱及专用清运车,保洁人员穿的也是黄马甲;村文化广场上,每天有近百人参与的秧歌队、舞蹈队,自娱自乐,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阵地。
村里的老人风趣地说,在窦双树村人越老越值钱。村里给65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养老金,年龄越大钱越多。65周岁到70周岁每月100元,80岁以上每月200元 。窦双树村老年人享受的福利待遇还有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每年350元,拿来发票就报销。一旦人“不在了”,村里还给2000元的丧葬费。
“这些福利待遇的推行,使群众得到了实惠,使村党委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从而使全村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深入开展。”太子河区在介绍窦双树村情况的材料中写下了这段文字,表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党的农村改革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显现了窦双树村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