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筑起幸福家文明家风传万家———记省级文明家庭刘娜家庭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2-10-14 10:08:01
本报记者范广宇
在辽阳县甜水满族乡李家村,提起刘娜一家,无人不夸赞。勤劳朴实,孝老爱亲,崇德向善,乐于助人,这个和睦幸福之家202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家庭。
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刘娜和丈夫谢忠伟是土生土长的李家村人,婚后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婆婆也很喜欢做事爽利的刘娜,俩人相处融洽,情同母女。有了孩子后,她们一家的小日子过得和谐温馨,其乐融融。但随着三个孩子逐渐长大,靠天吃饭已经满足不了她们一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里山清水秀且荒山荒地较多,完全可以靠山吃山。”刘娜是个很有想法的人,而且敢想敢干,2009年,她和丈夫承包了老宅后面的山,开始种植大榛子、放养柞蚕,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2014年,在各级政府和妇联的支持帮助下,夫妻俩在李家村高粱沟开垦了700多亩荒山,创立了谢家农场,建起了400亩蚕场、300亩大榛子园。刘娜和丈夫吃苦肯干,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刘娜没有止步于此,2016年在一次外出考察中,她看到了灵芝种植的发展前景,当年就种下了一棚灵芝,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灵芝长势良好,喜获丰收的她坚定了发展灵芝产业的决心。
她坚守产品质量底线,很快在市场赢得了口碑。2019年,刘娜成立了娜姐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年灵芝得到了绿色食品的认证,灵芝孢子粉荣获“辽宁礼物”称号。如今,谢家农场总面积800余亩,灵芝种植扩大到10栋大棚,每年种植灵芝一项收入就可达到300万元。刘娜和丈夫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随着产业发展壮大,刘娜始终没有忘记村里的妇女姐妹。2017年,农场成立了单亲贫困母亲互助组。有32户村民在刘娜的带领下发展了大榛子和灵芝项目,逐步实现脱贫致富。2018年,谢家农场成立了妇联组织。农闲时,刘娜组织妇女做手工艺品,她负责联系厂家和销售,冬天妇女们坐在家中热乎乎的炕头上做手工就把钱赚了。她还坚持每年组织妇女技术培训三至四次,为发展种植灵芝和大果榛子的妇女无偿提供技术。她带动周边农户200余户栽植平欧大果榛子,提供就业3500人,农民增加务工收入超过4000元。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大山深处每个人的心,作为省妇女代表、县政协委员,刘娜义不容辞站了出来。她购买了消毒液、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又拿出自家的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切片,总价值3万余元,慰问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并与丈夫一起冲到李家村抗疫最前沿,舍小家,为大家,坚持在抗疫一线站岗值守。在接到求助电话得知有产妇待产的消息后,刘娜全然不顾多天连续抗疫早已透支的身体,先后两次往返于李家村和辽阳三院之间,直至产妇平安生产。产妇出院时,刘娜和谢忠伟又冒着大雪将她们安全接回家。这对“抗疫”夫妻携手逆行的善举,不仅诠释了“家”的力量,也让他们获得“全国抗疫最美家庭”的荣誉。
乡亲们的事儿,刘娜从不含糊,竭尽所能。从2016年起,刘娜每年拿出农场盈利的10%做公益,用于捐资助学、慰问老人、军属、贫困家庭。她总是说:“没有这片炙热的土地,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没有乡亲们的帮助,哪有我刘娜的今天!我想和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富裕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