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心系群众践初心 为民服务献真情 ——记市道德模范、辽阳县河栏镇玉石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崇政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3-01-31 09:17:32
本报记者 范广宇
赵崇政,辽阳县河栏镇玉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几年来,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把当好第一书记当成事业干,把村里的群众当成亲人待,把百姓的大事小情当成自己事办,先后帮助70余名群众解决具体问题50余件,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展现了一名退役军人为党分忧,为民服务,永葆忠诚的共产党员本色,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和信任。
2018年,从市自然资源局到玉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天起,赵崇政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积极履行好职责,为百姓服好务。玉石村常住户数400户,常住人口820人,赵崇政走遍了全村,谁家的冷暖都装在了心里。2019年,村民王富贵老伴在洗澡时不慎摔伤,王富贵本人心脏也不好,正赶上秋收农忙,地里无人干活。赵崇政得知后,立即组织村里党员和志愿者到他家为其收割玉米,解了这一家的燃眉之急。
2020年年初,村里有两个食用菌种植大户在种植业生产中遇到了难题,从外省市高价请来11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按当时疫情防控要求,这11人需隔离14天。可时令不等人,如果技术人员居家隔离,他们两个直接经济损失将达30万元。赵崇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比种植户都着急。他在请示河栏镇防疫指挥部同意后,主动与镇里工作人员、派出所沟通,一起制订边生产边隔离的方案,天天跟踪检查,做到生产隔离两不误,确保了食用菌正常生产。“多亏了赵书记,不然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两位食用菌种植户由衷地感谢。
为解决生活困难群众露天如厕问题,他自掏腰包购买了两车红砖……村里便民桥水毁,他买来水泥动员村民自行组织施工修复……发展庭院经济,他鼓励引导20余户村民种上了红辣椒……“医保二次报销”村里有年龄大和行动不便的,他全程代办。“有事就找赵书记”成了很多村民的共识,村里7名村民务工工资被拖欠达5年之久,他们找到了赵崇政,他了解情况后,积极奔走,多方联系沟通,最后成功帮助这7名村民将被拖欠的4万余元工资讨回。
在入户走访中,赵崇政了解到,住在老母沟的两户五保户常年在河套挑水,既不卫生又不安全,他给市里写了一封求助信,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批示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打了两口深井,让村民吃上了放心水。
驻村五年来,他每年春节都在村里与村民一起过。村里有一对兄弟是智障残疾人,父母双亡,哥俩相依为命,赵崇政经常去看望他们。每年除夕,他都会买好肉馅和青菜,组织志愿者包好饺子给这哥俩送去,让他们开开心心过年。事小暖人心,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老赵自从来咱们村,平时很少回市里,防汛、防火、防疫样样落不下,自己家里都顾不上。”谈到赵崇政,村支书也很感慨。
2023年1月14日,小年这一天,风特别大,村里五保户吴某家中失火,老赵和村两委干部、护林员及时赶到进行了扑救,避免了更大火灾的发生。“这家紧挨着山林,想想都后怕。”老赵不放心,年三十这天他拿起大喇叭,挨家提醒村民放鞭炮注意安全。这也是老赵在玉石村驻村的最后一个春节,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就要牢记组织的嘱托,不负群众的期盼。老百姓生活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赵崇政把群众冷暖挂心间,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