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新春走基层)95后新农人“卯”足干劲向未来

  本报记者 徐安琪 王少林 贾贺翔

  眼下正值草莓热卖季,2月1日,记者来到灯塔市后台子村金硕草莓种植基地。走进草莓种植大棚,一睹初春“莓”好景象。

  “摘的时候要小心点,避免磕碰,保证质量……”草莓大棚内暖意融融,一垄垄草莓果实饱满,长势喜人。负责人张世尧和采摘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草莓。

  金硕草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张世尧是一名“95后”的新农人,因为对农村质朴踏实的生活充满向往,毕业后他毅然放弃在北京工作的机会,选择回辽阳种植草莓,开启了他的“新农人”计划。

  张世尧的草莓种植基地建于2017年,共12栋大棚,占地24亩,亩产量可达5000斤以上。推开大棚的防护门,草莓清香扑面而来,一颗颗果肉饱满、排列紧凑的草莓挂满枝头,缀在绿叶中若隐若现,让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颐。

  “我们家的草莓品种主要是红颜99,它的特点是又红又大,口感好,而且我们施的肥是秸秆发酵还到田里边,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也提升了草莓的口感和甜度,是不上农药化肥的真正绿色草莓。市场上很受消费者的青睐,经济效益很可观。”张世尧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在草莓大棚里每位务工村民都洋溢着笑容。“我们自己家都在这个村,从草莓栽种、打理、收获我们都在这,不但每天看着这些绿叶红果心情非常好,还增加了收入,日子就和草莓一样红火甜蜜。”前来务工村民告诉记者。

  为保证草莓的质量,张世尧的草莓种植基地不对外开放采摘,并且严格把控草莓种植、采摘、装盒、配送等环节,力求精益求精,几年来,金硕草莓种植基地的草莓,凭着好的口碑,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作为“95后新农人”,张世尧表示,新的一年,将要“卯”足干劲,在提升种植技术、保障草莓质量的基础上,发展电商,让更多的人了解、品尝到绿色无公害的草莓。

  在新时代新农村,张世尧选择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草莓大棚,实现一场甜蜜的奔赴。棚外阳光明媚,棚内生机盎然。置身其中记者也感受到新农人张世尧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