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建设宜居宜业新辽阳*巾帼建功)稻花香飘共富路 ——记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场长陈宝花

  本报记者 徐 立

  3月3日,在太子河区沙岭镇南沙岭村的水稻育苗棚里,陈宝花正带领村民为大棚更换铁管和破损的棚布,为大棚育苗做准备。“去年农场迎来大丰收,农户都特别高兴。现在,我们农场正在整理育苗棚,采购了种子和化肥,做好春耕备耕,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场长陈宝花信心满怀地对记者说。

  2016年,陈宝花拿出自己创办铸造厂攒下来的辛苦钱,承包了本村水田1200亩,托管水田3000亩,带领全村379户农民奔向致富路,瞄准了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明确发展思路,创办了我市第一家以农户土地托管为主要经营合作模式的新型农场 。

  7年来,在陈宝花的带领下,不仅让农民手里的土地得到了盘活,而且使很多闲置的土地实现了增值保值效益最大化。 7年来,农场共生产粮食3600多万斤。每一位农民平均每年增加收入1000多元,每户平均增收3000多元。除此之外,每家每户还拿到了托管合同粮几百斤,有的上千斤。陈宝花带领农民巩固了脱贫致富的成果,开拓了农户依托土地增值养老模式,成为我市妇女种粮第一大户。

  陈宝花富了不忘乡亲,倾力回馈社会。每年农忙时,她根据实际需求,安排60多位农民上岗从事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常年安排10多名残疾人上岗干零活,保证生活有着落。2021年,当陈宝花得知河南省发生洪灾后,主动向当地农民捐赠价值2万元的大米。 她自掏腰包上万元,在村里道路两旁植树、栽花、种草。她参加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向贫困户捐款5000元。每年春节前,她都带上慰问金,走访慰问低保户、残疾人。

  7年来,陈宝花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了插秧机、育秧机、收割机,盖起了育苗大棚,引进了无人机打药施肥,完成了育、插、收、防、储一体化的农业管理模式,构建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使农户+电商+农场经营模式展现出勃勃生机。现如今,农场已成为辽阳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培育高附加值的样板基地,农户+电商的改革试验基地。

  陈宝花先后荣获市三八红旗手、辽阳好人、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陈宝花表示,要多种粮、种好粮,端好中国人的饭碗,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农业报国。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