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农人和她的生态农庄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3-03-24 09:50:40
本报记者 徐 立
她叫刘英茹, 辽阳市太子河区幸福门农庄的“女掌门”。2012年,刘英茹从海滨城市营口来到古城辽阳。十年斗转星移,从青少年教育领域转身投入新农村市场,这个80后用汗水和智慧走出一条惠农新路,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初到辽阳,刘英茹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市场营销工作。在与学龄前儿童家长的日常沟通中,常常会听到家长说孩子体质敏感、免疫力低、贫血、超重等问题。这些身体健康问题和现阶段的食物摄入不健康息息相关,他们特别希望身边有能够提供放心食材的农场。 2018年因为“二宝”的到来,让她又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刘英茹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 投身到有机农业中,成为幸福门农庄的“女掌门”。
作为一名新农人,创业初期,刘英茹去过吉林、云南、山西等地考察市场,最终选择农场主营树莓。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她带回来5000多株树莓,共17个品种。“树莓”又名覆盆子,“红树莓”被誉为“黄金水果”“水果之王”,是一种难得的药膳两用的小浆果。 历时4年探索,她秉持着“绿色健康、拒绝农残、精耕细琢、静待葱郁”企业理念,坚持做自己的绿色健康品牌,合理配置生态闭环。建立种植养殖立体循环系统,充分利用生物菌肥,实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农场还推出了树莓果汁、果酱、果冻等多个系列的树莓深加工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
刘英茹在事业走向成功的同时,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与周边果农组建合作社、成立家庭农场,积极带动一部分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有共同创业目标的农民共同发展。先期通过农庄自己种植绿色无公害的老品种蔬菜开拓市场,当产生效益,让农户看到绿色种植养殖的经济效益时,鼓励希望致富、渴望改变现有种植体系的农户参与进来,提高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的产量和品质。
农田距离自然最近,也距离人们的生活最近。刘英茹带领她的团队,打造推广小浆果研学基地,让孩子回归自然。在农场里,孩子们感受自然界中四季更迭、万物轮回,认识大自然万物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美。在农田中,有鸟儿、有蔬菜、有果树、有昆虫、有微生物,孩子与它们和谐相处。
谈到未来企业的打算,刘英茹信心满满,她说:“我将秉持做真实的农业,安全的农产品,大力发展规模种植树莓,形成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 力争使‘首农树莓’ 成为继‘ 灯塔葡萄’‘弓长岭不老梅’‘ 下麦甜瓜’之后辽阳第四大名优果品。同时,构建新型农耕庄园旅游文化园, 开辟休闲观光农业,创建新型农耕庄园,领跑东北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为太子河区东宁卫乡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