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建设宜居宜业新辽阳*巾帼建功)巾帼建功育桃李 ——记“辽宁省三八红旗集体”市第十一中学

  本报记者 王婧醒

  市第十一中学集学前、小学、中学为一体。在这里,女教师占总教职工人数的80%,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博爱、善良、细致、执着,践行着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

  建校11年来,市第十一中学办学规模由不足百人发展到拥有千余名学生,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成为老百姓认可的好学校。先后被评为辽阳市先进集体、辽宁省环境友好学校、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积极开展系列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校园讲坛”“读书分享会”成为教师积累教育经验、陶冶情操、提升师德修养的重要精神阵地。为了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强化专业本领,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观看师德影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平台。

  从提高专业素养到敬业爱生再到教书育人,学校不断充实与拓展言传身教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们耐心细致,用丰富的知识教化学生,用亲切信任的目光肯定学生,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学生,用慈祥的微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打造轻松阳光的诗意课堂。

  学校定期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标兵”“最美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研组”等评选活动,树立身边典型,带动和辐射全体教师。每逢佳节,学校都会开展走访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等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社会的温暖,也让教师们肩负起责任与担当。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五项管理”举措,切实“减负增质”。从《新课标》出发,教师们努力做到语言简而精,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彻底告别“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们精心设计作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最优化的作业。为了减轻学生的校外辅导负担,教师们各尽所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学校开设了26个社团,包括足球、篮球、鼓乐队等,帮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为打造科技特色学校,部分教师在原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参加了省内外培训班,组成学校科技教学团队,组建了各类社团,招募成员160余名。其中,“机器人搭建社团”和“科技创新社团”在省市各项科技大赛中获得诸多荣誉。2022年,在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无人机社团”,招募成员91名。2022年7月,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辽宁省赛)”中,5名同学荣获省二等奖、7名同学荣获省三等奖。2022年11月,13名同学在第十九届辽宁省青少年机器人及创意编程创新挑战赛中获奖。

  十一载辛勤耕耘,如今,市第十一中学已经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在教育实践中,第十一中学的教师们爱生敬业、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建功立业,培育出了一批优秀学生,真正做到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