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农田 助力农民增收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4-07-17 11:33:25
本报记者 崔诗健
育苗大棚50栋、7000平方米晾晒场一个、2500平方米储存库一个、300吨烘干塔一座、300吨粮仓两座、各种功能的农机设备数十台……近年来,随着农业设施设备不断丰富和管理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的水稻产业发展越来越好,稻米品牌名声日渐响亮。
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坐落于太子河区沙岭镇南沙岭村,是沙岭功能稻米小镇成员企业之一,农场曾被省、市评为示范家庭农场,荣获“辽宁省AAA级服务‘三农’金牌家庭农场”等荣誉,农场负责人陈宝花也多次获得殊荣。
年,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正式成立。为了方便农田管理,提高种植水稻的效率,陈宝花将南沙岭村的4600余亩水田,通过承包和托管两种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其中农场承包1500亩,给农户全程托管3100亩,为规模化播种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2022年,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开始实行智慧化农业种植水田,从春耕、夏管再到秋收,每一个环节都是科学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当年的水稻亩产可超过1400斤,比以往农民自己管理的水稻亩产高了100多斤。科学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和作物产量,同时也让当地300余户农民可以有机会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带动农民就业,实现不用外出打工就能获得收入的愿景。
近年来,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致力于打造绿色功能香米,为将稻米品牌名声打得响亮,农场引进并应用了害虫性诱捕器诱杀技术、有机肥代替化肥技术、水稻大棚现代化育苗技术、水稻富硒富锌技术、水稻稀植技术、无人机绿色统防统治技术等十项技术,有效提高了稻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提高了水稻的品质,生产出了让百姓信得过的稻米。
太子河区溢欣家庭农场的稻米产业将继续向标准化、品质化迈进,努力做强水稻产业,促进稻米产业链的进一步形成,创新管理模式,寻找更为有效的经营方法,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