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背包售卖”做成“国际买卖” 小北河袜业的美丽蝶变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4-12-10 10:13:02
本报记者 范广宇 崔诗健
12月5日,辽阳县小北河镇上下一派忙碌景象。2024冬季袜子展销会在这里刚刚拉开帷幕,便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批客商,作为东道主的小北河人为迎接四海宾客做了充足的准备。
“快半年没来了,就等这里开展会过来看看有什么新的款式可以选购。”江苏客商张先生兴奋地说,“今天是开展第一天,袜子新款式最多最全,遇到合心意的谈好就签订单。”
“这一个来月太忙了,一边赶进度装修,一边还得备品布展,好在总算赶在展会前都弄立整了。展厅260平方米,上架了二十多个品种、近五百种花色的新品棉袜,今年一定会大卖的。”刚刚入驻园区的辽阳县兴隆针织厂负责人王洪川信心十足地说。
追溯外地客商第一次成群结队涌入小北河镇那还是在八年前。2016年夏季,小北河首届棉袜展销会在镇中学的操场上举行,这是小北河袜业人“开门迎客”拓宽市场的第一次“试水”,虽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这个“袜业小镇”。之后的八年时间里,小镇袜业渐渐步入产业发展快车道,如今早已今非昔比,棉袜产量全国第二,年产袜子25亿双,年产值35亿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效益显著提升,产品远销海外,“中国袜业名镇”实至名归……这张亮眼的成绩单的背后不仅记录了小镇“足尖革命”的历程,更承载了小北河两代人的努力与付出。
提及小北河袜业的起步,绕不开的一个人就是小北河镇通气湾村村民、辽阳通海针织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新,今年67岁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小北河专业织袜第一人。
改革开放初期,诞生新中国第一块国产“的确良”的辽阳市轻纺工业发达,不少人利用本地的纱线原料,空闲时间织袜换钱。王新曾在村办的针织厂里做过维修工,1984年,嗅到商机的他果断地购买了2台二手的老式织袜机,腾出一间空屋子做“厂房”,成为全镇第一个织袜个体户。
织出袜子、攒够品种,王新便背着装满袜子的大背包前往沈阳五爱市场和其他各大城市市场做推销,卖出袜子收到钱,他就继续购买织袜机,扩大生产规模。眼看王新的袜厂越干越红火,各村村民纷纷效仿。短短几年时间,取着各种“土味”名字的袜厂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小北河镇大街小巷。
小北河袜业迈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零散的小作坊式生产,使镇里的袜企长期处于低水平无序竞争状态。生产设备简陋,袜子的质量不高,销售时只能靠压价走量,产业表面的红火掩盖不住“有袜厂无市场”的现实。很长一段时间,“身不由己”的小北河袜业人人心思变,都想跳出低价恶性竞争的怪圈。直到2015年,“背包客”上门推销仍然是小北河袜企的主要销售模式。
2016年,小北河镇以“袜艺小镇”之名被列入辽阳市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建设序列,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无形中为小北河袜业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他们对于未来的发展和改变充满希望。当年,小北河首届棉袜展销会的举办,让之前单线联系袜企的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一方面让袜企面临着流失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自身以优质商品赢得更多的客户提供了机遇。百货迎百客,市场风向从只知道拼价格,逐渐转向比质量、比工艺,小镇袜业也因此很快呈现出良性竞争的发展势头。2017年,镇里针对“有袜厂无市场”的现状,兴建袜艺城帮助袜厂集中展示,方便外地客商一年夏冬两季前来集中订货。袜艺城刚建起,订购季就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小北河袜业步入了转型升级的历史新阶段。
2019年,辽阳县通过招商引资、盘活资产等方式,兴建了东北亚轻工产业基地。小北河袜业化茧成蝶,向产业集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从企业自由生长到集聚发展,从小作坊到现代化工厂,小北河袜业人憋着的一股劲儿终于在这一刻迸发出新的活力,第一批签约入园企业就有61家。续建项目建设完成后,今年签约入园企业已达126家。“买厂房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感觉很值得。添置了七八十台新设备扩大产能,企业形象也得到了提升,客户信任度明显增强。”第一批入驻园区的辽阳县仲民袜厂负责人于丹表示。
2021年,小北河镇荣获“中国袜业名镇”称号,园区内的企业生产如火如荼。2023年,辽阳县首届袜子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上万名客商汇聚小北河,7天销售总额高达8亿元。今年,第二届袜子节和小北河袜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推介活动的成功举办,实现了小北河袜业与众多知名袜业上下游企业全产业链签约合作。辽宁保利袜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和辽阳忠吉纺织品有限公司成功升规入统,改写了小北河袜业40年无规上企业的历史。
如今,小北河袜业相关企业已发展至295家,其中织袜企业206家,其余的89家企业涵盖了原材料、辅料、包装加工、物流等领域,从业者2.2万人。袜品不仅销往国内各大城市,还出口日本、韩国、德国、巴西、南非、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一业兴带百业旺,小北河袜业真正成为了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园区内的袜企现在基本都是24小时生产,‘人歇机不停’,我们公司今年仅出口订单就达到3000万元,目前200台织袜机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谈到企业发展情况,辽宁保利袜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新不无感慨地说,“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想起背着一大包袜子天天出去跑市场那阵子真是恍如昨日。而今,想要拿货的客商都是主动上门,我们‘辽阳造’的袜子更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很重要,企业在抱团发展的同时,自身还需加大技改力度,抓好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设计水平,大家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就一定会把我们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未来五年,辽阳县将继续突出特色抓产业,全力推动袜业产业规范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将小北河打造成产业集约集聚、生产数智赋能、创新资源丰富、营销渠道多元的“全国袜业产业先进制造基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小北河袜业人有勇气喊出“中国袜艺看这里”的时候,这个“百年古镇”将迎来再次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