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 擦亮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我市推进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4-12-19 11:14:54
本报记者 范广宇 张 昕 梁 爽
“双碳”目标已成共识,绿色发展大势所趋。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开展传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大力推进绿色制造,积极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新蓝图加速展开,产业发展“向绿而行”动能十足。
在辽阳石化污水处理装置区,记者见到这样一幅场景:污水处理系统沙滤池旁的养鱼池内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成百上千条锦鲤惬意地在净化后的水中畅游,一条比一条肥硕。
“这是我们严格履行环保责任,主动投身‘绿色革命’最直观的体现。”辽阳石化公用工程部负责人介绍,“由9套污水处理装置、3套异味处理装置构成的污水处理系统,使每年1500万吨工业废水得到有效净化、妥善处理,并全部优于国家标准达标排放。”
“把火炬气、高温烟气收集起来,把装置多余的热量回收利用起来,既节约能源又能变废为宝创造效益,全年可实现低温余热发电一千万度左右。”辽阳石化将“超标就是事故、超排就是违法”这一理念贯穿生产工作始终,通过源头预防、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流程“绿”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绿色标杆企业,辽阳石化在示范引领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国企担当。
在人们的印象中,水泥厂应该是“粉尘漫天飞舞,噪声随处可闻”的地方。但走进我市的几家水泥厂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进入厂区你闻不到异味,靠近厂房你听不到“轰鸣”,仰望烟囱你看不见浓烟。尽管路边的树木已满是秃枝,但想象得到,每年夏天,这里一定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目前,天瑞水泥、冀东水泥、千山水泥和台泥(辽宁)水泥4家水泥厂全部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这4家企业致力于节能降耗、低碳发展,打造“花园式”工厂,一改过去“灰突突”的形象,厂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实现了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这4家企业每年都有新的环保技改项目上马运行,通过技改,企业各项能耗明显下降,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在技改、管理创新等多重抓手下,企业产值、效益同步提升。其中,天瑞水泥成功入选工信部2023年智能示范工厂。
产业增“绿”,发展添“金”。
绿色生产能降本、减排,也能增效。我市以重点工程和项目为牵引,以绿色工厂、绿色产业链和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为纽带,持续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在引领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绿色化转型,促使企业以新工艺实现过程降碳、“焕新”发展。截至目前,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名单中共有绿色工厂43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35家。
走进胜达集团的数字化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形状各异的废弃饮料瓶,五颜六色的瓶盖、瓶圈、商标纸穿过智能分选机后,便自动站队分别进入各自的流水线,而且很快就完成“蜕变”,被加工成颗粒状的再生塑料专用料。
作为我市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胜达集团在充分利用废塑料的同时,还将绿色产业拓展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和矿山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转化上,通过“互联网+”回收,企业“点废成金”,生产出可以替代原生塑料的多品类再生产品,打造出变废为宝的新产业链,走出绿色发展之路。目前,胜达集团年回收利用废塑料15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0万吨、矿山废物800万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6万吨。
以“双碳”目标为导向,我市努力在扩绿、兴绿、护绿上下功夫,不断增厚“绿色家底”。今年,华燚储能年处理10万吨锂电池梯次再利用项目顺利开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华电光大脱硝新材料环保装置制造项目正式投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燃煤发电、钢铁烧结、固废焚烧等烟气脱硝治理工程。冲刺四季度,我市编制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推进节能降碳,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荐5户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6户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推进尾矿、废钢、废塑料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谋划实施15个固废综合利用项目。
“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化为广大企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辽阳将“绿色”强势嵌入产业核心逻辑,成为产业集群焕发生机、重塑竞争力的关键密码。如今,绿色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展现勃勃生机。
绿色发展,前景广阔。围绕五大重点产业集群,我市持续完善政策措施,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推动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向绿、向好、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