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走基层*乡村行】种好油桃过“甜日子”

  

      本报讯  记者刘俊琪报道  人勤收获喜,硕果满枝头。4月17日,记者走进辽阳县黄泥洼镇伙食仓村王成库家的油桃大棚,阵阵桃香扑鼻而来,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

  种植户王成库和妻子正穿梭在自家一百三十米长的油桃大棚里,手指轻轻拨开叶片,检查着即将成熟的“早油4号”油桃。“这棚里的七百多棵桃树很争气,每棵树平均能结十斤果,今年又能给乡亲们送上口‘头茬鲜’。”王成库妻子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盛满期待。

  从开春栽苗到四月挂果,夫妻俩像照顾孩子般精心打理着大棚,上午掀帘采光,下午修剪枝叶,棚内装有电子控温系统和自动放风设备,温度始终控制在25至27摄氏度之间,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这座智慧大棚年年产出数千斤“春的馈赠”。

  王成库介绍,他家油桃坚持不用膨大剂和催红农药,全凭自然成熟,边说边掰开一个半红的油桃,黄白的果肉渗出晶莹汁水,记者尝了一口,脆甜多汁,口感甚好。“我家油桃树一年结一茬,五一上市,主要靠本地和外地商贩收购,也有少数人上门采摘,忙活十多天就能卖完。”王成库接着算起账来,除去损耗,大棚一年能剩五千多斤油桃,市场收购价一般在七元到八元一斤,他和妻子全程自己打理,省去了雇工开销,年收入四万元左右。“虽然辛苦,但守着家就能挣钱,知足了。”王成库心满意足地说。

  多年来王成库始终坚持品质优先,“果子好就不愁卖,本地市场、外地客商都认咱。”如今,他家的油桃因本色自然、口感清甜而小有名气,成为黄泥洼镇设施农业的一张“名片”,望着满棚即将上市的果实,夫妻俩的笑脸比桃子更甜。

  眼下,油桃销售即将迎来旺季,这对朴实的夫妇用勤劳的双手,在乡村振兴路上种出了属于自己的“甜日子”。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