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党建赋能产业兴 直播架桥“土”生“金”

  本报记者 崔诗健

  辽阳县黄泥洼镇,地处辽阳市西北部,太子河南岸,地势低平。这里黄黏土与油沙土交织的独特土壤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为乡村振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近年来,黄泥洼镇秉持“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不断开拓创新,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黄泥洼镇政府一旁,一座由银行闲置区域改造而成的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示馆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展示馆是镇党委牵头、银行支持打造的产业“前哨站”,既是展示产业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农产品走出乡村、对接市场的“数字桥梁”。

  走进馆内,鹅蛋、香瓜、地瓜等各类农产品整齐陈列,墙面上的产业地图清晰标注着全镇14个行政村的特色产业布局。镇党委充分整合辖区资源,将这个银行大厅升级为涵盖集农产品展销区、电商直播区、品牌展示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

  为了充分利用场地,更好地介绍各个村的特色产业,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黄泥洼镇建立自有账号,通过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视频。

  去年,展馆成立后,镇长与镇里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党建引领+助农直播”的方式,共同尝试将代耳湾大米、胡家台香瓜、金沙蜜薯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推荐。他们向网友详细介绍产品的加工过程、营养价值以及绿色生产技术等内容,还诚邀全国各地客商来镇投资兴业。当天的直播,取得了浏览量超过1万,点赞量突破4万的成绩,为农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了显著成效。

  黄泥洼镇立足自身镇域特色与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镇政府精心规划,积极开展蔬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采用科学种植方法,巩固特色农作物种植。

  近年来,香瓜、黄瓜籽、生姜、地瓜等特色农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进一步拓宽。“胡台”香瓜、“代耳湾”大米、“蛋多多”鹌鹑蛋、“金沙蜜薯”地瓜等“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市场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同时,在推动传统种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上,镇里积极推进袜业、木器加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先进设备与管理经验。企业积极响应,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规模不断壮大,传统产业以崭新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为镇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地瓜藏金、香瓜叠翠、黄瓜垂青……黑土之上,这些散发着田园诗意的“土特产”,正在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金钥匙”。

  “我种了30亩地瓜,每亩产量达到5000斤。以前地瓜最快也得一个月才能卖完,但去年开始,镇政府帮忙拍摄短视频,开展直播活动,大力推荐咱的地瓜,有了这些新法子,仅仅半个多月,咱家的地瓜就卖完了。”种植户韩亮满脸笑意地介绍。通过“党建+电商”模式,烟薯、蜜薯等特色农产品不仅畅销全国,更凭借其甜糯的品质卖出了好价钱,当地的地瓜供不应求。

  药用黄瓜籽也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为了推动药用黄瓜籽产业的发展,以马泉村为核心联合周边7个村共同组建了黄泥洼镇黄瓜籽产业联合党委。在产业联合党委的组织带动下,4000亩黄瓜籽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每亩可为农户增收近2000元。

  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黄泥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积极带动各村书记和村干部挖掘并发展本村特色产业,村干部作表率,引领村民坚定信心发展特色产业。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刚到任的镇党委书记展福录积极推动5000万元高标准农田项目在镇里落地,为9个村的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今,黄泥洼镇正沿着党建引领助农的路径,培育特色品牌,做好助农服务,让更多的“土特产”蝶变为“金招牌”。“我们还将继续把助农直播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让当地特色产品乘上‘互联网+’的快车,助力特色优质产品‘出圈’,不断加快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步伐。”展福录表示。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