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应加快显现 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一季度全市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5-04-28 09:21:12
本报讯 记者马超报道 政策组合效应加快显现,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市场需求不断释放……4月27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年初以来,全市上下全力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为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与全省增速同频。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8.8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13.5亿元,增长3.8%。
有效需求持续释放。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50个,列入省重大工程清单项目16个。开展各类招商活动63次,新签约项目106个,落地75个。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0.7%,列全省第9位。举办春季房产家居联动促销活动等各类促消费活动100余场,拉动消费5.9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汽车类消费增长21.7%,通信器材类增长1.3倍。开展“繁花盛景,春满襄平”等百余项文体旅系列活动,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分别增长25%和22.9%。
产业结构焕新升级。稳步推进5个产业集群建设,太阳谷高纯硅冷裂解、石化机械智能制造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国际硼合金搬迁改造项目实现部分投产,尼龙66项目有望6月底前建成。我市首个农业领域数字化平台上线运行,佟二堡皮草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推荐科隆精化等2户企业申报国家级5G工厂,6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围绕10条产业链创新图谱,征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2项达到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2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雏鹰”“瞪羚”企业11家。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60项便民利企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互联网+监管”部门体系归集率达到97%,“万件清理”行动涉营商环境类案件办结率84.1%。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市自来水公司与市水务集团战略重组。
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开展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民营经济大讲堂等活动,出台《关于扶持培育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7.1万户、增长10.1%,实有企业3.4万户、增长10.9%,增速均列全省第1位。
开放合作水平稳步提升。外贸头部企业易发式电气增势强劲,进出口额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337.5%。持续巩固“一单一仓一罐”制度型开放成果,精准指导辽阳象屿铝业开展进料加工;21家企业在市采平台备案并实现出口。
乡村振兴加速推进。组织辽阳大果榛子等产品参加“辽品出辽”“辽宁优品”等推荐培育活动,灯塔北虫草成功“走”进高铁商务座。鑫金家禽获评国家级农事龙头企业,培育粮油及畜禽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新业态,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30个,休闲旅游接待超18万人次。
区域发展活力增强。我市参加沈阳都市圈一体化工作会议,谋划都市圈重点项目和重大合作事项60项。灯塔市城南小学新建工程等8个项目获得省级区域协调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推进科技共享,聚进科技等3家企业在沈阳设立研发中心。深化医疗合作,门诊慢特病检查检验结果实现都市圈互认。推动政务服务“同圈同标准”,都市圈通办事项累计达到200个。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开展大气污染攻坚行动,一季度优良天数74天,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2,首次实现一季度重污染天数“清零”。持续开展重点河段水质达标攻坚、春季清河专项行动,土壤环境保持稳定。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推进高质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968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成惠及5.63万人的城乡低保提标,城乡低保平均比值达到1.236:1,提前完成三年行动目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3%。
责任编辑: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