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衍水浪花】在“家门口”旅游也要把安全文明放在首位

  王玉霞

  “五一”假期将至,旅游市场持续升温,面对“一票难求”的国内外长途游,在“家门口”短途游成为很多市民的选择。到太子河畔听流水潺潺,爬龙鼎山看云卷云舒,找一块空地支起帐篷与家人一起享受野餐乐趣……越来越多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放松身心、乐享生活,也为短途旅游经济、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然而,短途游也出现了一些亟须重视的问题。部分林地、田园风景优美,但并未对外开放,有的游客违规进入露营,使用明火,草地被烧得焦黑,甚至损坏了周边农作物;在一些网红打卡地,车辆乱停乱放导致交通堵塞,地上全是塑料瓶、食品包装等垃圾,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类似不文明现象频发,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更埋下了森林火灾、水源污染等安全隐患。

  无论在哪儿旅游,安全是首要前提。“五一”期间天气多变,降水较多,对露营、野餐爱好者而言,应选择在安全区域设置帐篷,远离森林防火区、防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并严格遵守户外用火、森林防火和环境卫生等有关规定。同时,还应提高防灾避灾意识,提前了解天气情况,时刻关注安全风险预警和提示信息,防止雷电等灾害。只有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筑牢安全底线,才能更好地纵情山水,享受自然之美、野趣之乐。

  享受田园美景,还需守住文明底线。损坏农作物、随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冲击,也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不破坏自然地貌、妥善处理垃圾、不惊扰野生动物,只有培养文明、绿色、安全的出行习惯,自觉做好公共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维护、公共设施规范使用,才能厚植文明健康理念、更好践行绿色环保生活。

  夯实安全基石,涵养文明习惯,让我们在“家门口”实现快乐出游,做文明“打卡人”,畅享假期、平安回家。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