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牢记嘱托显担当 决胜之年夺全胜】灯塔市激活用好乡土人才 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

本报记者 梁 爽

      在灯塔市的田间地头、葡萄棚舍、牛栏圈舍,经常活跃着一群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土专家”“田秀才”的能人。近年来,灯塔市立足县域实际,巧打“人才牌”,依托县、乡、村三级专家工作站,精准赋能葡萄、肉牛等特色产业,让乡土人才在产业发展一线大显身手,用务实活动串起助农增收的“致富链”。

      “流动课堂”进万家——把技术送到指尖心头

     让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县级“土专家”化身行走的农技讲师,把实用课堂直接搬到田间地头。今年以来,灯塔市精心组织四期“农技大讲堂”,内容紧扣农时农需:从春耕备耕的种子优选、科学整地与施肥播种,到玉米播种后的精细管理、水田移栽关键节点及苗期高效除草,再到西红柿等经济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和现代奶牛科学养殖方法,系统覆盖全年农牧业生产核心环节。“农技大讲堂”通过灯塔组工等新媒体渠道推送,技术辐射覆盖全市14个乡镇街道,惠及农民数千人次,努力打通了技术落地“最后一米”,成为农户握在手中的“致富金钥匙”。

      “取经”宁博牧业——智慧养殖点亮共富新路

      三十余名镇村两级“土专家”、养牛大户和有发展意愿的农户走进灯塔宁博牧业有限公司,开启了一场“共建养殖智慧同绘牧业蓝图”的技术交流活动。领队的是镇级“土专家”、宁博牧业厂长何朝辉。在他的带领下,学员们目睹了现代化肉牛养殖的全过程:良种选育、精准饲喂、智能环控、犊牛健康管理及疫病防控。这场看得见、摸得着的“取经”之旅,让习惯了传统养殖方式的学员们大开眼界,深刻体会到科技带来的效益提升。这不仅是一次观摩学习活动,更是一次思想的“破冰”之旅,激励这些基层的“领头雁”们带动更多乡亲发展智慧养殖、增收致富。

      葡萄架前“论道”——小葡萄串起“共富金链”

      7个乡镇的40余名葡萄种植户和本地“土专家”齐聚一堂,参加在辽峰葡萄核心基地举办的葡萄产业技术交流会。全国劳动模范、辽峰葡萄创始人赵铁英受邀成为主讲嘉宾。在葡萄架前,他倾囊相授栽培优化、花果管理、智能水肥、绿色防控及控产提质五大技术,明确“绿色种植、精细管理、品牌运营”方向。针对本地实际,重点推广避雨栽培、限根种植,强调优化品种与延伸产业链。面对产量品质难题,他提出“控产提质、分级销售”策略,推广“责任到人、专棚管理”制度,讲得透彻又实用。现场互动踊跃,相互印证,思想的火花在葡萄藤蔓间碰撞,成功架起了“技术提升产业、人才服务乡土”的“金桥”。

      “三级工作站”是凝聚乡土智慧的“强磁场”,“流动课堂”是输送技术的“直通车”,智慧养殖研学打开了产业转型的“新窗口”,葡萄架下的交流结出了科技兴农的“甜果子”,“土专家”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灯塔市的实践证明:激活用好身边的乡土人才,就是点燃乡村振兴持久强劲的“主引擎”。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