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辽阳石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坚决扛起国有企业“种子队”的使命担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格局—— 擎旗奋进绘新卷

王志强 本报记者 张 昕

      金秋九月,天高云阔。坐落于藏宝山下的辽阳石化厂区,塔罐林立、管线纵横,现代化装置平稳运转,运输车辆穿梭不息,处处跃动着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焕发着国有企业“种子队”的时代风采。

      时间的刻度,标注着发展的方向;深情的嘱托,凝聚着奋进的力量。2018年9月27日,这是一个深深镌刻在辽化历史丰碑上、永远浸润着温暖与光辉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辽阳石化考察时强调,国有企业要改革创新,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要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以贯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总书记希望辽阳石化再接再厉,一以贯之,砥砺前行,作为共和国的“种子队”,打出更好的成绩。

      七年风雨兼程,七年矢志奋斗。辽阳石化全体干部员工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化为踔厉奋发的强大动力和豪迈实践,聚焦“国之大者”“企之要情”,以国有企业“种子队”的担当,拼搏进取,斗志昂扬,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断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强根固魂

党建引领聚磅礴力量

      辽阳石化油化部控制室内,显示屏上数百条曲线和工艺参数在运行中。加氢联合装置区党支部书记张涛在操作台前开始“监盘一小时”行动。“循环氢脱硫塔的压差在急剧上升,建议立即投用消泡剂。”张涛指着曲线趋势说道,看着循环氢脱硫塔的压差逐渐平稳,反应系统温升逐渐增加,张涛指导内操员工加强循环氢压缩机返喘振点的监控,防止柴油过轻影响高压进料泵的安全运行。让党员成为生产难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辽阳石化推动党建与生产紧密融合,有效推动生产提质增效。

      党建锻造红色堡垒。辽阳石化公司党委提出“牢记总书记嘱托,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好国有企业‘种子队’”工作思路,高标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四学”机制,把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聚焦“根”从基层扎牢,“魂”从堡垒筑强。辽阳石化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主动融入、持续转变观念有机融合、紧扣业绩目标实现深度结合等途径,精准把握目标方向与工作重点,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大局聚焦、向中心发力,创新固化“三三制”“双积分制”,将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与工作进度、安全生产指标双向挂钩,形成“业绩看指标、作风看实效”的考核体系。炼油部三联合车间班长刘建林说:“通过推动党小组和生产班组融合共建,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强劲。班组形成了党员争当攻关先锋,勇做作风标杆的良好氛围,装置生产平稳率多年保持99.98%以上,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

      党旗插在生产现场,辽阳石化把生产现场作为检验组织力的主战场,擦亮党建“底色”,提升工作“成色”。在各装置生产区和检修现场,“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红旗机泵”等标识格外醒目。党员们亮明身份、冲锋在前,在日常工作中彰显担当,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以“一岗红”引领“一片红”的氛围日益浓厚,持续传递着先锋的示范力量与温度,攻克PETG共聚酯原料及全系列产品制备关键技术,建成全球首套1000吨/年超重力硫酸烷基化示范装置……在党建工作的强劲引领与赋能下,公司连战连捷拿下一场场“关键战役”,以优质高效的实战成果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破题攻坚

深化改革提治理效能

      清晨,辽阳石化炼油部加氢三联合装置区操作工沈哲调节好空冷器百叶窗开关角度,管线温度、塔压等参数迅速恢复到理想范围,引得班组员工点赞,而就在三年前,他还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生产的设备维修工。严把入口、畅通出口,近年来,公司完善内部市场化用工机制,将后线优秀人才输送至一线,构建纵向发展有序、横向转换顺畅的人才布局。

      辽阳石化遵循“四个坚持”兴企方略和“四化”治企准则,坚定不移做强主责主业,聚焦核心业务、专业领域,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在高质量完成88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同时,明确21个方面45项改革任务,全面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机构改革和“三项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治理架构实现从四级管理向三级管理转变,“大部制”和“扁平化”管理深入实施,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组织体系得到优化提升,“双序列”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三基”,辽阳石化全面夯实基础管理,以完善治理的结构、组织、运行、制度、监督和党建“六大体系”为主线,精准抓住关键点,找准切入点,系统梳理完善制度、流程、管理体系以及检查、考评机制,修订完善343项制度,更新基础资料831项,强化“两册”执行,推进“五型”班组建设,促进管理规范化、精益化,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辽阳石化优化“生聚理用”人才全链条管理,坚定不移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机制,按照主营业务、辅助业务、研发支持、保障服务四种类型整合相近业务,顺利完成大部门制改革,深化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搭建起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平台,建立了系统完备、科学严谨的选聘标准,打造高技能人才11级晋升阶梯,全面优化队伍结构,切实给有能力的人才创造了竞争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目前,星级操作员达2643人。

      轻装上阵蓄力发展。辽阳石化秉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坚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一系列优化整合和社会化改革,清退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先后完成了14项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移交,实施食堂餐饮和文体场馆市场化运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企业搏击市场的体魄更加强健,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聚智创新

创新驱动塑竞争优势

      走进辽阳石化3000吨/年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EDH)工业试验装置现场,干部员工往来穿梭在塔林之中,有序推动项目开车工作。作为全球首套运用该工艺的实验装置,该项目能够直接利用乙烷和氧气作为主要原料,在高效催化剂的精准调控下发生乙烷氧化脱氢反应,无需传统裂解炉高温反应条件,就能高效地将乙烷分子转化为高纯度、可直接用于下游化工生产的聚合级乙烯,实现绿色高效生产。

      “种子队”就要有种子的爆发力和突破力。辽阳石化将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深耕专精特新,加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按照“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攻关一批、超前储备一批”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在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减油增化”转型升级步伐,瞄准“炼化生精材”方向、加快布局新材料产业发展,打造发展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今年1至8月,公司新材料产品产量突破12万吨,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精准谋划延链、补链、强链,辽阳石化树牢“技术立企”导向,充分发挥“5+5+5”联合创新体和4个联合创新中心作用,整合内外部优势科技资源,组建了10个精锐的科技创新团队,健全“产品经理+客户经理+过程经理”模式,以“高精尖特专”为导向推动高端化、差别化、定制化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潜力竞相迸发。7年来,公司承担科研项目15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和奖项21项,并先后打造了9个牌号的共聚酯全系列产品,在包装、医疗、3D打印等领域生根发芽,走进千家万户。

      深化“数智转型战略”。辽阳石化深入推进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系统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加快以昆仑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行动,基于专家经验,融合数据治理等先进技术,打造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对供、产、储、销全流程的集中监控与可视化分析,事件响应和处理指令下发时间缩短至180秒,应急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0倍。在装置生产一线,辽阳石化依托5G网络构建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预测性维护,有效降本增效。岗位员工运用三维数字化工厂系统,通过精准定位与3D建模,可直观查看工艺流程,水冷器防泄漏预警机制能够在泄漏初期及时发出警报并生成处置方案。公司催化联合数字化车间被评为2024年辽宁省数字化车间。

      七年感恩奋进,七年沧桑巨变。辽阳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廉金龙表示:“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扛起国有企业‘种子队’的职责使命,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今天的辽阳石化,发展基础更牢、发展质量更高、发展动能更强!”

      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产业报国。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辽阳石化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优异答卷。踏上新征程,辽阳石化将以国有企业“种子队”的昂扬姿态,建设行业一流、创新领先、治理卓越的特色炼化企业,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更加绚烂的篇章。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