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时评】从“一时热”到“一直旺”方见城市真功夫

崔诗健

 

      今年国庆长假,辽阳文旅成绩亮眼,游客量与旅游总花费双双实现显著增长。从马拉松的跃动、音乐节的欢腾,到古玩大集的文韵、太极文艺汇演的精彩,一系列文体旅融合活动,将流动的“人气”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力”,展现出城市在假日经济赛道上强劲的爆发力。

      成绩固然可喜,思考仍需深入。衡量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与韧性,不能只看节假日期间的“一时之热”,更要看日常运转中的“长久之旺”。如何让消费动能从“假日火爆”平稳过渡至“日常红火”,是巩固文旅成果、推动古城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

      此次“双节”的成功,离不开前瞻性的布局与融合创新的魄力。无论是白塔区“襄平邮驿主题邮局”将邮寄服务转化为沉浸式旅游体验,还是一些特色景点将美食与音乐活动有机融合,都印证了“新场景”对激发消费需求的强大拉动力。然而,节庆流量如潮水,终有回落之时。真正的城市魅力与经济发展韧性,植根于街头巷尾中,依赖于优良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公共服务与亲和的城市氛围所共同留住的“留量”。

      因此,我们不仅要营造一时的热闹,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在精心策划节庆活动的同时,也要系统性地将资源与智慧注入日常运营中。例如,推动“场景常态化”,将音乐节、主题市集等成功模式以小型化、常态化的形式在周末或月末持续呈现,有效弥合节庆之后的“空档期”;持续深耕“便民生活圈”,提供便捷购物体验,让“辽阳有礼”等名优特产不仅亮相于节庆,更便捷地进入社区商超,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不断强化“服务软实力”,将假日期间保障安全、优化服务的有效做法延伸至日常,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为小微主体减负纾困,激发深层次、可持续的市场活力。

      当一座城市,每一天都能让市民感受到便利与温暖,让创业者看到希望与前景,让细微之处的文化魅力可触可感,那么这座城市的经济脉搏才会跳动得更加稳健有力。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