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珍惜盘中餐 敬畏劳动成果

崔诗健

      霜降前后,北方城市的街头,总能看到满载白菜、萝卜、大葱的农用车缓缓驶来,这是秋日独有的风景。无论驾大车的商贩,还是守小摊的农人,都在寒风中默默坚守。他们既希望农产品能卖出好价钱,同时也拥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更多人时刻记住,一餐一饭,来之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唯有亲眼见过农人的劳作,才能真切体会这句诗背后的千钧之重。每一棵白菜的收获,都凝结着农民的辛劳,他们历经大雨的考验、伏天酷暑的焦灼,还有除虫防病的日夜奔走。每一碗米饭的背后,都承载着从春日插秧时的殷切期盼,到夏日田间管理时的执着坚守,再到秋日颗粒归仓时的欣慰笑容。从幼苗到成熟,都融入万千农人的心血。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浪费现象依然普遍。超市里被捏伤剥叶后丢弃的蔬菜,食堂里几乎未动就倒入桶中的菜肴,家里因储存不当而腐烂的食物……这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忽视,更是对自然资源的漠视。

      令人欣慰的是,“珍惜”的意识也在悄然生长。近年来,我市不少学校开展“光盘行动”,将珍惜粮食的理念融入日常;许多饭店墙上,“粒粒皆辛苦”的标语无声叩击食客内心。当孩子认真吃完碗中最后一粒米,当顾客主动将剩菜打包,这些微小行动汇聚起来,就是巨大的力量。此外,超市购物时理性选择,不囤积、不挑剔品相;厨房烹饪时精打细算,按需制作、物尽其用;餐厅就餐时适度点餐,剩菜打包、人走桌清。餐厅推出“小份菜”、社区开展“智慧储菜”分享会、家庭尝试“边买边吃”,这些从源头到餐桌的细微改变,都在让“珍惜”从口号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秋菜上市,不仅是物质的丰收,更是一次生活方式的深刻提醒。那些寒风中守候的身影,那些藏在每片菜叶里的辛勤,都在揭示一个朴素的道理:珍惜食物,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对自然的敬畏。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唯有每个人将珍惜根植于心、付诸行动,才能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劳动成果与丰收希望。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