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衍水浪花】岁岁重阳至 情暖桑榆时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当秋意染透山河,重阳节如期而至。这个承载着“登高望远、敬老思亲”传统的节日,从不只是插茱萸、赏菊花的仪式感,更应是社会审视养老需求、传递敬老温度的重要坐标。

      在快节奏的当下,重阳节的意义正在被重新诠释。对许多人而言,“登高”或许不再是物理层面的攀登,而是对“如何让老人生活更有质量”的思考;“思亲”也不止于一通电话、一份礼物,更在于能否为老人搭建起有尊严、有陪伴、有保障的生活场景。现实中,既有空巢老人守着冷清的家盼儿女归,也有农村老人面临医疗资源不足的困境,还有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承受着照护压力,这些需求正是重阳节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节日的价值,从来在于将仪式感转化为长效行动。近年来,辽阳在养老服务上持续发力,社区食堂让老人吃上热乎饭,“智慧养老平台”帮助老年人排忧解难,志愿者定期上门陪老人聊天解闷,这些细微的改变,正是对“敬老”传统的鲜活践行。但要看到,养老不是单一领域的事,需要家庭、社会、政策形成合力:子女多些耐心陪伴,补上“精神赡养”的缺口;社区完善养老服务,织密“就近养老”的网络;政策持续倾斜资源,筑牢“兜底保障”的防线。

      重阳一年一次,但敬老不该只在重阳。当我们把对老人的关怀,从节日的“一时之暖”变成日常的“长久之安”,才能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岁月的晚年,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温暖与从容,这才是重阳节真正的深意所在。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