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全面推广“两状”示范文本 助力司法便民提质增效

      本报讯 记者王婧醒报道 10月30日,记者从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市法院积极推进应用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的应用,推动诉讼文书规范化,助力司法便民提质增效。

      市法院积极推进“两状”示范文本的应用,涵盖刑事、民事、商事、知识产权等9大领域共67类常见案由。相较于2024年试行的11类文本,第二批新增56类,范围大幅拓宽,在增设“空白栏”、增加填写示例与说明、简化填写流程、新增“纠纷解决方式意愿”栏目、提升电子文本易用性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优化,切实降低了群众撰写诉讼文书的难度,为提高司法效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让“两状”示范文本真正惠及群众,全市法院系统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引导。线上,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电子文本、视频指南和案例解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群众理解应用。线下,全市诉讼服务大厅均设有宣传海报、手册和模板,设立专门咨询台或指导岗,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一对一”填写指导,并通过大屏幕循环播放宣传视频。特别关注老年人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手把手”辅导,确保司法服务全覆盖。

      法官和工作人员还主动走进社区、乡村、银行、企业等基层单位,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演示讲解,面对面指导群众掌握“两状”使用方法,有效提升了文本的知晓率与接受度。

      “两状”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法律共同体的协同努力。市法院联合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市基层法律工作者协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凝聚推广共识。各方一致认为,“两状”有助于规范诉讼材料、提高审判效率。市司法局积极普及相关知识,市律师协会倡导律师群体主动应用、熟练使用,并收集反馈意见,助力文本持续优化。

      为确保推广工作持续有效,市法院联合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举办诉答文书示范应用实务培训会,全市两级法院16名立案条线干警、全市40家律师事务所律师代表参加。加强对下指导和监督,明确目标要求,开展调研座谈,及时解决基层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加强对“强制使用”等不规范行为的监督,坚决防止因推广示范文本出现“有案不立”,切实保障群众诉权。

      各基层法院在市法院的指导下,结合区域实际积极创新:辽阳县法院对接银行、物业等重点单位开展指导;白塔区法院引入律师入驻诉讼服务大厅;文圣区法院联合司法局、司法所联动宣传;弓长岭区法院设立“青年雷锋岗”服务特殊群体;太子河区法院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建议等,形成了良好推广态势。

      从11类到67类,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第二批示范文本推广使用以来,截至10月24日,全市两级法院起诉状示范文本应用率99.20%,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率43.73%。下一步,市法院将持续深化“两状”示范文本应用,努力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便捷、更高效、更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