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万亩粮仓田畴起 饭碗牢牢端手中———灯塔市持续推进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2-03-17 10:25:27
本报记者 梁爽
3月11日,正是春耕备耕时节,灯塔市铧子镇大达连沟村的一处水田里,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有的填土、有的抹灰、有的清理现场,抓钩机挖土、安放水泥管;后铧子村的一处旱田地里,长800米、宽1米、深1米的排涝沟渠也在施工中。
“这是2021年灯塔市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续建的现场。”灯塔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海波介绍。
2021年,灯塔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5.5万亩,包括旱田5万亩、水田0.5万亩。项目区分布在灯塔市铧子镇27个村,项目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由国家、省级投资和市、县配套资金组成。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壤改良、灌排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三部分。2021年,灯塔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划分31个标段,于2021年9月全面部署开工。受季节性因素和极端恶劣天气影响,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在2021年年末完成60%,剩余计划在2022年春季完成。2022年3月初,部分施工单位陆续进场复工。
大达连沟村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为水渠修建水泥槽。“这是1号支渠,水田的上水渠,长470米、开口2.5米、800毫米深,水泥层厚度80毫米,”来自辽宁瑞宸工程建设监理咨询公司的监理张女士介绍,“这条水渠是从3月2日开始施工的,3月11日完工。工程的质量和工期都达到了计划标准。”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灯塔市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推进,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好事做好做实。灯塔市政府组织相关专家,成立工程技术监督组,随时排查项目推进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单位根据每个标段工程建设内容,利用有限时间,合理安排工期,采取先田间后外围的施工顺序,平行与立体交叉的施工方法,抢抓工程进度。监理单位配备充足管理人员,全面履行监理职责,遵守职业操守,随时发现影响工程进度问题的关键因素,提出科学的措施意见,保证项目进度按计划进行。“项目31个标段由四家监理单位分管,每个标段配备一名监理。”张海波介绍。
项目涉及的镇街和村安排专职人员配合施工单位做好本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影响工程进度。
“水渠由土变成了水泥槽,水流得顺畅,上水快;减少渗漏,省水。”“玉米地有了排水沟,防涝增产。”附近村民朴实的话语直接点出工程带来的切身收益。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极大改善项目区耕作条件,实现路成网、田成块、地平整、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提高农机作业化水平,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提高抗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70万公斤,实现‘藏粮于地’,保障农业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张海波介绍。
“十二五”以来,灯塔市建成高标准农田57.78万亩,惠及灯塔市13个镇街。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支撑起灯塔市大粮仓,“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