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人勤春来早】合作社里“老”农人的“薪”收入

  

      本报讯  记者梁爽报道  眼下正是水稻育苗的忙碌时期。4月16日,记者看到,在灯塔市禾谷茂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基地里,30多名雇工各司其职,不辞辛苦、抓紧时间育苗。

  禾谷茂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7年之久,是灯塔大米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核心产区。“合作社今年育苗22万盘,用于合作社3300亩和周边六七个村种植户12000亩的稻田插秧。从4月4日开始分批育苗,一周后育苗结束。”合作社负责人田素敏介绍。

  合作社的22栋育苗大棚里,有三四栋大棚的稻苗长得翠绿,有的大棚里稻种还处于萌芽期,有的大棚里正在育苗或者做育苗准备。

  合作社位于古城街道小东山堡村,雇工们多数来自周边的村子。“我今年55周岁,在合作社打工6年了,这个月的活儿非常忙碌,能赚到6000元的工资,平时每天的工资是150元。我这个年龄在农村干农活儿算是相当年轻的,合作社其他的雇工都60岁以上, 每天最少150元的工资。育苗这活儿是流水作业,挺累的,别看她们年纪大,干活儿比年轻人能干。”郝振昌介绍。

  机器运转,传输带不停送来一盘盘铺好种子的苗盘,在传输带两侧的六个女雇工端起后按顺序整齐地摆放在地面上。尽管她们都年过六旬,但是动作麻利,体力相当好。“现在没啥事,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能出来赚点钱就赚点儿,虽然有点累,但是能挺得住。”每天早6点上班晚6点下班中午休息1个小时,工作11个小时,她们朴实、积极、乐观、耐劳。

  “合作社每年有固定雇工十多人,忙碌时每天雇工近四十人,每人每天的工资在150元——300元之间,合作社每年的雇工费用近100万元。”田素敏介绍。

责任编辑:程月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