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下缸窑村:有乡愁,还有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梁爽

  家乡,有乡愁,还有诗和远方。

  李羽龙的家乡坐落在灯塔市西大窑镇下缸窑村,这里有大片的玉米地、山和富含白灰的矿石,还有吃苦耐劳、纯朴热情的乡亲。

  青春蓬勃的李羽龙从村里当兵走,退伍后便在外打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家乡还是老样子!”三年前春节回乡探亲的李羽龙不禁感慨。

  下缸窑村曾是西大窑镇有名的上访村、问题村,村里急缺有能力引领振兴的年轻带头人。镇党委经过多次考量、沟通后,2019年把心怀家乡的李羽龙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

  踏上滋养自己的故土,面对往日的父老乡亲,意气风发的李羽龙大展身手。创业成功的积淀,使得他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动作更大胆。率先在西大窑镇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2156人有1676人入股。作为示范村典型,在辽宁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招商进村,引资驻村。利用现有的山林资源,引来立项10亿元的灯塔市森林动物园综合体开发项目落户。占地1500亩、2020年5月开工建设的森林动物园在今年7月1日营业。“动物园建设分三期工程,目前,一期工程还没有彻底完工。动物园分5个区,(下转2版)

  有狮子、雪鸮、金刚鹦鹉、猎豹、松鼠猴等200多种动物,分别进行散养和圈养。”7月21日,动物园负责人邢奎海介绍,“动物园开业不到一个月,收入六七万元。”“动物园综合体开发项目正在完善推进中,除了有可供观赏的动物,还有餐饮,将来还要建成休闲、儿童娱乐等项目。”李羽龙介绍。

  下缸窑村民有养牛的传统。“牛粪味道大、没有足够的地方安放,经常引发邻里矛盾。有限的场地、房舍也限制了养殖户的扩大发展。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在一个废弃的果园里建成生态牛场,为养殖户提供牛舍、防疫技术,解决了上述难题。”李羽龙说道。“现在天气这么热,你们在这里可闻到刺鼻的牛粪味道?”“使用生物制剂喷洒在牛粪上,消除了臭味。”在一处有200多头牛的牛舍里,李羽龙给记者揭秘。“牛多了,多余的牛粪怎么处理?”“将来把剩余的牛粪做成有机肥料出售。”

  生态牛场是村里招商引来中韵福牛有限公司“万头牛”项目落户的一处养牛基地,今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建成4栋牛舍,可容纳1000头牛。在无法复垦的4处废弃石灰窑旧址,可容纳2万头牛的牛舍已经基本建成。李羽龙还告诉记者,镇里决定把申请到的扶贫资金用在废弃的场地上建牛舍,到时候村里的养牛规模会更大。

  无论是招商引来的动物园综合体开发项目,还是“万头牛”项目,以土地资源入股的下缸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都将获得固定的收益,到年底,入股村合作社的村民可得到分红。这两个在家门口建成的大项目还可为附近村民带来200多个就业岗位。

  引领村强民富的力量不仅是来自于招商落地的项目,还有厚重的精神根基。

  “九一八事变”“李兆麟将军”“辽沈战役”“抗美援朝”“雷锋精神”,图文并茂的各个板块展示在下缸窑村新建的党史馆里。

  今年3月开始筹建、面积1120平方米的村党史馆,位于村委会200米外的一栋两层办公楼里,环境整洁清新,布局设计独特。

  “党史馆里最特别、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是陈列着村16名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热血男儿的光辉历史。”讲解员、52岁的本村村民吴鹏介绍,“这是我爷爷吴国录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民政部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日颁发的。爷爷是村里的民兵连长,24岁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军,骑着大马带着红花离开村里,是黄河部队六十四军战士,26岁牺牲。”“作为军烈属的后代,我很荣幸被推举为村党史馆的讲解员,有义务讲解好党史、村史,传播好红色精神,用红色精神指引乡村振兴。”

  就在前不久的换届选举中,外出的李羽龙获得绝大多数村民的认可。“村里这两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多亏了李羽龙,不选他当书记选谁?”实话发自村民们的内心。

  “把基础打好,选好接班人,续写下缸窑村发展新篇章。”李羽龙坦言。年轻的他还有自己的生意要经营;爱旅行的他,还念念不忘去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虽然他现在无法安心脱身,但是灵魂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陈伶伶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