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农民丰收节)果甜蟹肥米香 忙碌喜人盼望———来自灯塔市农业丰收的报道(一)

  本报记者 梁爽

  葡萄装进箱、螃蟹爬上岸、机器整修好、水稻要开镰,9月17日,灯塔市古城街道一幕幕丰收喜人的画面在记者眼前接续展开。

  果甜·忙碌

  午后2时30分,辽峰小镇中圣葡萄园里,包装箱一堆堆,人头攒动:“采摘、挑选、称重、打包、运出”“尝尝这个好吃不?买阳光玫瑰和玫瑰香!”既有葡萄园里雇工的忙碌,也有慕名寻味而来食客的选购。

  “辽峰、阳光玫瑰、巨玫瑰、金手指、蓝宝石、醉金香”,六种葡萄的采摘价格在每斤25元到40元之间。“上农家肥、生物有机肥,物理防虫,不打农药,自然成熟,主打生态牌。”葡萄园负责人介绍,“今年50亩地的葡萄不仅丰收,品质还好,从7月底至今已经卖出了30万斤左右。每逢休息日,自驾游前来采摘的‘老铁’很多,平时都忙着给精品水果店发货。我们对会员、老客户有价格优惠。预计葡萄采摘到10月中旬结束。”

  “他家的绿色生态葡萄酸甜可口,我之前来买过好几次,今天要采摘六七千元钱的。”“忠实粉丝”——沈阳的潘先生表示。

  蟹肥·喜人

  晚上7时30分,东古城水稻专业合作社和小东山堡村的稻田边,借着黑夜的掩护,河蟹陆续爬上岸。

       “你们小点声,要不把上岸的螃蟹都吓跑了。看,满地都是,到处爬,这只大,这只张开两个大钳子要‘战斗’,得戴手套抓,要不把手指头咬破。”拿着手电筒、戴着头灯捕蟹的雇工们对记者说。眼尖手快的他们迅速把横行逃窜的河蟹捡进塑料桶里。

       “850亩的稻田里放养了1000多斤的蟹苗,今年河蟹丰收,亩产在30斤-50斤左右,可卖到每斤30元钱。”东古城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静介绍,“合作社进行稻田养蟹、养小龙虾已经有3年的时间,实行‘稻蟹’‘稻虾’共养的模式,既保证了稻米的品质,也实现了一地双收,每亩稻田可额外增收800元。”

  米香·盼望

  东古城水稻专业合作社3200亩的稻田里,长大金黄的稻穗低下了头。“今年水稻大丰收,估计亩产在1450斤左右!”有把握的李静笑着说。

  种植水稻多年的李静,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赢得广泛赞誉。合作社产出的“隆粳香”系列大米香气浓郁,享誉业界、畅销高端市场。合作社还是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示范基地,连年承担国家及辽宁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

  “6台收割机安装完毕GPS,6台运输拖拉机检修完毕,人员安排到位,为打好‘秋收战斗’做好了准备。中秋节后开镰,你们在国庆节前就可以品尝到新米。”她坚定地说道。


责任编辑:陈伶伶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