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精心浇灌格桑花———记市第一中学西藏班党支部
- 来源:辽阳日报
- 时间:2022-06-28 10:17:10
本报记者王婧醒
1985年,市第一中学承担起培养西藏学生的任务。开设西藏班,成立西藏班党支部,市一中成为全国首批开办、承接学生最多、距离西藏最远的内地义务教育学校。37年来,已累计培养西藏学生6000余名,占内地西藏学生近七分之一,为新西藏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市一中教师们精心浇灌着盛开在古城辽阳的格桑花朵,也因此获得了众多荣誉,先后获得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巾帼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做藏族学生的“阿爸、阿妈”
初到市一中的孩子,小的11岁,大的14岁。为此,西藏班支部精选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有仁爱之心、热爱藏族学生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西藏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指导学生怎样叠被子、用脸盆接水、使用牙刷用具等方面开始,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学生们还没起床时,老师们就已经来到学校。学生就寝后,老师们才放心地下班回家。每逢春节、藏历年、中秋节等喜庆节日,老师们都会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穿上民族传统服装,共同庆祝节日,让学生们倍感温暖。
坚持党旗引领 用心用情育人
西藏班支部为藏族学生确立了“树立自尊心、培养自信心、提高自理能力、加强自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五自”教育体系,引领藏族学生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轨道。早晨,师生见面相互问好、课间行进自然成列、间操音乐响起自动成排、午间就餐安静有序……从早晨踏进教室到晚上熄灯离开,自我管理贯穿着全天的学习生活。
西藏班老师们还为学生编排了学号,高年级的学生和新生按照学号进行“结对子”帮扶,帮助新生更快地融入学习生活。琼达是一名市一中西藏班毕业生,回忆起求学的经历,琼达说:“在辽阳求学的4年里,一直没有回过家。我们称呼班主任老师为妈妈。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和我们在一起,每当孤独、想家的时候,就去找妈妈,就去找‘对子’。”
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爱党情怀
西藏班党支部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工程,通过市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校园电视台等校园文化载体,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开展“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创作红色诗歌”等活动,做好红色基因的时代表达。
紧贴汉藏学生实际,广泛开展“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活动,努力培养红色接班人,增进师生对历史的认知认同、对先烈的敬重敬仰,在寻根溯源、知史明理中补足精神之钙、强固信仰之基,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
鲜红的党旗在市一中西藏班高高飘扬。西藏班党支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为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