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走基层·乡村行】出新品 促增收

  本报记者 梁 爽

  车间里,成箱的苹果梨被工人投进沸水中“杀青”,装筐晾晒。10月12日,记者在灯塔市大河南新光村农机合作社看到生产冻梨的场面。

  新光村农机合作社多年来一直生产速冻黏玉米,捕捉到哈尔滨冬季旅游火出圈带动冻梨等农产品热销的商机后,立即采购苹果梨生产冻梨。“今年是第一次做冻梨,计划生产30多万斤,每斤有六、七毛的利润,目前已有两个经销商表示要收购。”合作社负责人王吉祥介绍,以往生产速冻、真空包装的黏玉米,也就3个月的时间,企业就会停产。今年增加了冻梨生产,延长了企业生产周期,也增加了收入。

  另一处车间,工人们正在挑选、包装、搬运黏玉米。冷库里,整齐摆放着各类黏玉米和冻梨。“除了白、黄黏玉米,今年又新增了黑黏玉米,生产黑黏玉米10多万棒,每棒半斤左右,售价1.5元左右。黏玉米分为速冻和真空两种包装,今年生产速冻黏玉米200多万棒,真空包装黏玉米500多万棒,全部销往省、内外,不愁卖。”合作社会计金正介绍。

  合作社今年订单种植黏玉米4000多亩,7月底之前采收完毕,产量和品质没有受到雨季影响。合作社有两条生产线,生产高峰时用工140多人,雇工全部来自附近的村庄,每天有120元-150元的收入。


责任编辑:陈伶伶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