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学党史) 辽阳县“6+5+3+1”模式 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本报讯   记者范广宇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辽阳县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抓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累计办实事总数突破10000件,让群众切实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

  聚焦“6个重点”,集中力量办实事。辽阳县委立足县情,提出聚焦“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加快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帮扶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增强广大群众文明意识、法治意识、安全意识”6个重点方面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抓住了提升全县人民幸福感的重中之重。为了让企业痛痛快快办成事,辽阳县成立了建设项目指挥中心,建立了微信服务平台和项目指挥系统,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实行全程“店小二”式服务。投资1亿元的辽阳同鑫环保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了3周时间,投资企业连连点赞。

  落实“5个一批”,为民办事出实招。辽阳县把“5个一批”作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要求,即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建设一批民生工程、落实一批惠民政策、建立一批长效机制,让他们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既干好眼前事,又建立长效机制。各单位把建章立制作为巩固办事成效的重要一环,制定各项长效制度措施300多条。

  建立“3张清单”,明细管理促落实。辽阳县委制订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引导性项目清单》,列举了100条实事案例,帮党员干部找到办实事的切入点。建立了工作项目清单,对县领导牵头领办的重点民生实事实行项目化管理。各单位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明确解决措施、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倒排工期、销号管理,确保把实事办“实”。县委把县城62栋老旧住宅楼维修改造列入《县级班子成员“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项目清单》,目前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楼房外墙做了防水和保温,雨水井和污水井分开,弱电线进入地下管道,周边道路铺上黑色路面,下一步还将拆除住宅楼周边违建、整合闲置土地建设休闲广场,栽植绿化苗木,安装健身器材和电动车充电桩,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办好“1件实事”,志愿服务暖人心。全县两万名党员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力军。县委号召每名党员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至少为群众办1件实事,使“我为群众办实事”体现在点滴小事和日常工作当中,满足群众的一个个“微心愿”,让群众感受到来自身边党员的温暖。县人大机关党员干部集资10000元资助贫困学生付佳鑫、王正洋上大学,县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利用周末时间到农村动员群众接种疫苗5000多剂,八会镇榆树村党员徐维斌组织37名爱心人士义务献血10200毫升,寒岭镇孤家子村党员王守伟自掏腰包800多元帮91岁的老军人米玉玺看病,下达河乡党员刘金良定期到敬老院帮老人理发洗澡……一件件实事办到了老百姓家门口、心坎上,获得了群众点赞。


责任编辑:陈伶伶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