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温暖的初心 真挚的感动———记白塔区南门街道新华社区书记刘艳娜

  本报记者 白惠娟

  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调解居民矛盾,社区的每一件事,她都亲力亲为,尽职尽责。她以踏实的作风、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居民的称赞。她就是白塔区南门街道新华社区书记刘艳娜。

  参加工作以来,刘艳娜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工作方法。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真正起到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2020年1月,刘艳娜被授予辽阳市第二批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双百计划”社会工作突出贡献人才称号。

  2020年春节,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刘艳娜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撇下年迈的母亲和正在读初中的女儿,毅然选择回到工作岗位,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没有防护服的前提下,刘艳娜每天早上7点至晚上9点入户宣传、排查登记、卡点值守、楼道消杀、报表反馈等,及时了解外来人员情况,特别是对疫情重点地区返辽人员和车辆进行宣传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连续多日的工作,虽然身体很疲惫,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件事。在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期间,为了解决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购买生活日用品问题,刘艳娜组建了一支巾帼志愿小分队,为社区有需要的老人们送去关爱。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刘艳娜针对小区里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第一时间进行劝导,并号召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劝导工作。刘艳娜带领社区工作者带着铲子、喷水壶、扫把等工具,铲除社区内电线杆、墙面上、楼道里的小广告,并对影响市容的街道垃圾和楼道杂物进行清理,针对占用楼道和房前屋后堆放废弃物的住户进行耐心劝说,提示居民将自己家有用的物品搬至家中,废弃的杂物由工作人员全部清理。有效维护了居民环境的干净整洁,消除了楼道里的消防安全隐患,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社区书记,刘艳娜始终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接待居民时她始终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解渴、一句好话暖心、一颗丹心为民,认真接待来访,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今年6月4日上午, 刘艳娜在网格巡查时发现社区65-2号楼东1单元有轻微煤气味,路面有三个破损点,她一边与煤气公司联系报告相关情况,一边做好安全警示。因担心出现突发状况,刘艳娜始终守在天然气泄漏点附近,并做好口头通知居民禁火绕行工作,直到燃气公司抢修人员赶到,及时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小区居民们纷纷表示衷心感谢。

  新华社区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位踏实肯干、务实创新的书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刘艳娜常说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她作为书记,要积极守护着这个家,更要带领家庭成员建设好这个家。繁重的工作并不会成为她停歇的脚步,居民们的每一张张笑脸就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


责任编辑:陈伶伶
辽阳新闻网官方新闻门户-权威媒体 辽阳门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20005    备案号:辽ICP备19002784号-2    辽公网安备21100202000245
辽阳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VX:21517825